精密非成像光學應用領域甚廣,最泛見的是在LED照明領域,照明領域居多的為射燈類和商照類。 照明類應用多為旋轉對稱設計的TIR透鏡或多面體反射杯/透鏡,有效應用LED光效至特定光強發光。 近年來也延伸至非對稱設計應用,舉如路燈、自行車燈,乃至於IR臉部或瞳孔辨識。
歐升光學設計團隊,致力於多種類光斑設計,從旋轉對稱至非對稱的自由曲面設計,多種微結構和多面體的研究應用,充份展現出企業著重基礎研發與開發的務實精神。
諸多照明領域會應用到多面體技術做為設計核心,舉如最常見的多面體反光杯。 多面體的廣泛定義,是可以視作為多數個微結構所構築而成的胚騰(patterns)光學設計。 胚騰設計技術廣泛應用至導光板設計、多面體反光杯以及鱗甲式TIR lens。
介紹LED照明射燈的分類,舉如MR16、GU10、PAR燈以及其他reftrofit燈源中使用的TIR lens的射燈,其中也介紹了MR燈和PAR燈的來由,以及使用的燈座的種類說明。
城市亮化工程的項目包羅萬象,從城市街道造景亮化,到公共工程的裝置藝術,強調的是光與影與顏色的呈現;LED豐富的色彩,以及多樣的二次光學件,可以營造出繽紛亮麗的照明效果,相關的光學設計應用,常見的有洗牆燈、街燈、投射燈……等等,極端的設計需求,例如超小角度的聚光設計、超廣角度的光斑設計又或者是特殊非對稱光斑設計。
PIR傳感器模組的最初的發明專利是Herbert Berman,在1970發明了在塑膠上鍍金屬的方式而得到分割鏡面,搭配紅外線接受器元件,實現多重偵測範圍的功能;隨後,約在1980年代,出現了新穎的光學透鏡方式來替換反射鏡面的精巧設計,此種透鏡設計是採用了多個菲涅爾透鏡來組合成一片透鏡,搭配紅外線接受器,很快就成為了受歡迎PIR模組的款式,並沿用至今。誰首先發明了這種菲涅爾,至今在製造商間仍是一個爭議,但是,榮耀應該是屬於Augustine Fresnel (1788年出生)[1]。 [1] Hans J. Keller, “30 Years of Passive Infrared Motion Detectors – a Technology Review”, 2000.
LED商業照明,有別於reftrofit燈源類,一般會加強無重影,高截止效果。 常見的有搭配多面體鱗甲反射杯的軌道燈、筒燈或投射燈,。
交通應用類別,涵蓋範圍從自行車到車用燈的個人使用的照明類,以及到交通號誌與指向的公共設施。 此類攸關安全,絕大部份會有相關法規規範,安全和照明需求都要兼顧,提高了非常多的設計和製造門檻。 LED作為交通燈具的光源,有光源指向性的限制,難以完全攻克所有的交通應用燈 歐升具有處理自行車燈、北美法規的警示燈和機場跑道的警示燈,符合區域法規規範的設計與製造。